自动驾驶下半场:规模化与商业化的挑战
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各大厂商的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计划逐渐出炉,少量投入使用的消息频频发布。自动驾驶的后半段即将起步,如何规模化、商业化成为产业链上的两大重要挑战。那么,面对这些挑战,产业链上下游应该如何应对?
5月25日,第八届国际智能联网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易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构建开放共享的智能联网汽车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智能联网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技术交流平台。
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教授杨殿阁所说,中国在高水平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信息。但未来我们将了解到的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值得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探索。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2021年,中国量产车有15%实现了L2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截至今年1-3月,这一比例已经达到18%。此外,多家车企实现了5G和LTE-V2X的预装量产,各种场景下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也扩大了各地的应用示范规模。如今,车企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功能的落地。
从政策趋势来看,在以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汽车正加速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已将智能联网汽车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政府部门正通过出台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推进道路测试、修订法律法规等措施,推动智能联网汽车产业发展。
从核心技术来看,成绩非常可观。以2021年上海车展为例,各大公司展示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计算平台等关键技术,不少车企进入量产阶段。可以说,在政府、行业、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智能联网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世界前列。
一汽R&D院副院长、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丹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持续加速,市场逐步释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近十年,但自动驾驶的发展势头不减反增。“国内的产业链也已经形成,很多一级供应商和信通技术公司都加入了这个行业,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
智能网络化汽车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集成的软件代码量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也在不断加快。那么,面向高级别自主驾驶的智能车载计算平台将如何发展?
本届“高级自动驾驶智能车辆计算平台”主题峰会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峰会围绕智能网络化汽车基础软件和计算平台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关键技术展开,重点探讨了计算平台、车辆操作系统和汽车基础软件在新一代EE架构中的功能。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教授雷洛强调,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传统的软件平台无法支持海量智能汽车软件的开发和运行,这将导致智能网络化汽车软件架构的改变。针对智能汽车面临的复杂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构建智能汽车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多域融合架构和多层次纵深防御至关重要。
郭琦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可认为,计算基础设施平台是推动自动驾驶落地的基础,智能汽车OS是计算基础设施平台的核心。郭琦控制的智能汽车基础大脑具有全生态、跨车、跨平台、统一OS、应用定制等优势。,这有助于加速自动驾驶的落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MDC产品管理部主任杨三九指出,智能汽车的发展要经历三波发展:第一波是初级智能,发生在座舱领域,以解决基于语音识别的人机交互问题为特征;第二波是正在进行的智能驾驶。其技术核心是基于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AR识别技术,已经具备量产条件。第三波是整车智能化。这个阶段会有语义智能,不仅涉及视觉和激光雷达的感知,还涉及语义综合智能。
地平线生态发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兴禹表示,车载计算正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车载芯片的使用将会减少,但对芯片的性能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从芯片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企业需要提供核心能力。地平线将在自动驾驶与人机交互结合、全场景全车智能方案、安全智能体验等方面发挥作用。
智能网络化汽车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集成的软件代码量也在逐渐增加。可见,在高级别自动驾驶过程中,标准化基础软件产品的使用,将有效保证智能联网汽车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高效构建我国智能联网汽车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应用生态链。
自动驾驶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此外,各国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政策取向也越来越开放和支持。因此,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的观点逐渐被大家认可,几乎达成了行业共识。
为什么说自动驾驶已经进入下半场?马骁智行副总裁、北京R&D中心负责人张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可以自如地处理很多复杂场景。在行业内,包括科技巨头和传统OEM在内的自动驾驶玩家越来越多,开始布局自动驾驶。在用户中,普通用户越来越接受自动驾驶。车辆是否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是否具备高强度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传感器配置,成为用户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即使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下半年,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中国公路学会自驾车专业委员会、自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冉斌教授表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伦理、道路安全法修订、隐私权、网络信息安全等需要进一步跟进。此外,要解决自动驾驶5%-10%的长尾效应,还需要在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当然,我们还要拓展相关服务体系,实现产业链生态圈、基金生态圈和各类产业园区的协同。”
丰田汽车科技R&D有限公司自动驾驶与高级安全开发部副总经理玉祖卡认为,高质量、高性能的自动驾驶软件必不可少。专门为自动驾驶开发的软件,车载软件必须有相应的工具辅助研发。此外,法律法规要及时更新。如何解决自动驾驶遇到的法律和伦理问题,明确路权,需要政、商、学界密切合作。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自动驾驶下半年的竞争?张宁认为,最重要的是规模标准化和产品化。“今天,我们将逐步进入自动驾驶发展的下半年。只有在这三点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电动化革命后,汽车行业进入了智能化、网络化的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以自动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正在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但需要突破技术瓶颈,进一步放开法律法规。当然,我们始终期待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自动驾驶一步步落地,真正惠及广大用户,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